所谓产业园区,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,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,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,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。
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:
1、第1阶段: 生产要素聚集
发展阶段:要素群集阶段;
核心驱动: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驱动;
产业聚集动力:低成本导向,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、技术、资本的流入,但要素低效率配置;
主要产业类型发展需求因素:低附加值、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;
产业空间形态:纯产业区、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,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。
园区功能:加工型、单一的产品制造、加工;
园区增值方式:可称之为工业产品“贸—工—技”,其增值手段主要是“贸易链”,即通过与区内外,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;
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:基本脱离;
代表园区: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。
2、第2阶段:产业主导特征
发展阶段:产业主导阶段;
核心驱动力:内力外力并举,即政府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;
产业聚集动力:产业链导向,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,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、中、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和配套条件;
主要产业类型:外向型的产业,其中以电子设备、通讯设施制造业一枝独秀;
产业发展需求因素: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,这时期企业创新主要依靠外部科学机构和大学的支持,园区内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较弱;
产业空间形态:纯产业区,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布局;
园区布局:以产品制造为主;
园区增值方式:人们对园区活动的关注顺序是:工—贸—技。可称之为“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”其增值手段主要是“产业链”;
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:相对脱离;
代表园区: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高的高新区基本处于这阶段。
3、第3阶段: 创新突破阶段
发展阶段:创新突破阶段;
核心驱动力:内力为主,技术推动,企业家精神;
产业聚集动力:创新文化;
主要产业类型:技术密集型、创新型产业、高速信息网络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新型能源技术、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重要的新兴领域;
产业发展需求因素:高素质人才、较好的信息、技术及其他高新产业配套服务,园区自身创新能力不断增强;
产业空间形态:产业社区,产业间开始产生协同效应,在空间上形成围绕产业集群同层布局;
园区功能:研发型、科技产业型、制造、研发复合功能;
园区增值方式: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“技—工—贸”,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创新链;
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:相对耦合(中枢辐射);
代表园区:中关村科技园、台湾新竹、法国索菲亚高科技园区。
4、第4阶段: 现代科技都市
发展阶段:财富凝聚阶段;
核心驱动力:高价值的“财富级”要素的推动;
产业聚集动力:高势能优势;
主要产业类型:文化创意、科技创新产业、及其他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;
产业发展需求因素:高价值的品牌,高素质的人才资源,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本;
产业空间形态:综合新城,在空间上,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完全融合;
园区功能:复合型(事业发展中心—生活乐园),现代化综合城市功能,产业聚集地,人气的聚集区,文化的扩散区,资本的融通区;
园区增值方式: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“技—贸—工”,以研发中心,研发型产业,科技服务业为主体,其增值手段主要是“财富链”;
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:紧密融合(多级耦合式);
代表园区:美国硅谷